magic starSummarize by Aili

被竞业之后,把工资加倍还给前公司的人

🌈 Abstract

本文探讨了互联网行业中员工违反竞业限制协议被前公司起诉的问题。

📄 Section Summary

从应届生到资深员工,竞业限制协议越来越普及

  • 近年来,互联网公司越来越普遍要求员工签署竞业限制协议,覆盖范围从高管逐步扩展到基层员工、应届生和外包人员。
  • 公司会以各种方式施加压力,要求员工签署竞业限制协议,如拿不到离职证明等。
  • 一些公司还会要求员工签署补充协议,将原有的股权激励作为竞业补偿,员工离职后公司不再支付额外补偿。

公司不断扩大竞业限制范围

  • 公司会在竞业限制名单上列出大量公司,不仅包括直接竞争对手,还包括投资持股超20%或提供任何形式服务的公司。
  • 一些公司在明确列举的名单后还加上"等"字,进一步扩大限制范围。即使加入不在名单上的公司,也可能被起诉。
  • 一些公司会提前圈定竞业范围,即便自身没有实际开展相关业务。

公司追诉竞业的手段越来越严厉

  • 一些公司会设立专门的团队,与法务部门共同处理竞业限制相关事务。
  • 一些公司的法务或HR部门的绩效考核与追诉竞业的数量和金额挂钩。
  • 公司会鼓励员工举报前同事的去向,或要求主管、现员工协助HR部门查找离职员工。
  • 公司会采取各种手段监控前员工的行踪,如定位、监控电脑等。

公司索赔金额越来越高,计算方式存在争议

  • 一些公司将赔偿金计算为离职前一年总收入的2-10倍不等,甚至包括加班费在内。
  • 一些公司将员工原有的股权激励作为竞业补偿,员工离职后不再获得额外补偿。
  • 这些计算方式在法律上存在争议,但给当事人带来巨大压力。

当事人维权艰难,社会关注度有待提高

  • 当事人在维权过程中面临各种困难,如被冻结资产、无法找到下一份工作等。
  • 一些公司会要求当事人在和解协议中承诺不在社交媒体上发声,否则不减免赔偿金。
  • 社会对这些案件的关注度还有待提高,普通员工的权益保护需要进一步加强。

💡 Key insights

  • 互联网行业的竞业限制协议越来越普及,覆盖范围不断扩大,从高管到基层员工、应届生、外包人员都被要求签署。
  • 公司采取各种手段来追诉违反竞业限制的前员工,包括监控、举报等,并设立专门团队处理相关事务。
  • 公司索赔金额越来越高,计算方式存在争议,给当事人带来沉重的经济和精神压力。
  • 当事人维权过程艰难,社会关注度有待提高,普通员工的权益保护需要进一步加强。
Shared by Mooqii Apple ·
© 2024 NewMotor Inc.